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往往是一座城市文化遗产最丰富、最完整、最集中的地区。这里不仅有姿态各异、弥足珍贵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而且保留着特色鲜明且至今仍富有活力的传统技艺、世俗风情。这些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相辉映,与世代生活于此的民众一起,构成了一副副立体而鲜活的“清明上河图”。它们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忠实见证者,是人们的精神栖居地,也是城市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的核心竞争优势。

   武汉市十分重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分别于1990年、1996年、2006年编制了三轮《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按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和传统特色街区三个类别进行分区分级保护和利用。在2010年国务院批复、湖北省政府公布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确定了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5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珞珈山片、青山“红房子”片5片历史地段,划定了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500.5公顷)。2013年,武汉市政府批复的《武汉市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以下简称《体系规划》)又增加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显正街片6片传统特色街区,面积约为3.2平方公里(321.27公顷)。至此,武汉市16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约8.2平方公里的保护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武汉市陆续启动多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实施工程,围绕辛亥百年纪念活动,大手笔建设武昌首义南轴线,兴修首义广场和辛亥革命博物馆,实施蛇山显山透绿工程。修复了武昌昙华林、农讲所等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启动了汉口吉庆街传统特色街区改造。

   2012年以来,武汉市重点实施原汉口五国租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工程,加快汉正街片改造和昙华林片二期修整,稳步推进汉阳旧城改造、工业遗产保护和青山“红房子”片综合整治,力争“十二五”期末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粗具规模,形成体系,“十三五”基本建成。

一、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确定的法定概念,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应予以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历史文化街区要求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构成历史风貌的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上是历史存留的原物。历史文化街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公顷,历史文化街区内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的用地面积需达到保护区内建筑总用地的60%以上。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进行保护,重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以修缮、维修、改善为主。

   我市经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公布的有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5片历史文化街区。

 

(一)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位于江汉区、江岸区交界处。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位于原汉口英、俄、法租界及其扩展区内,由十字连接的江汉路(从泰宁街至长江边)、中山大道(从前进一路至黄兴路)沿线组成,总面积约51公顷,是汉口近代历史的起源地。距今约有160年的历史,集中展现了汉口近代租界文化、商贸文化、革命文化和里分文化。

   近代汉口的商业极度繁荣,在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有着生动的体现。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再次向西方列强割地赔款。1861年,汉口被迫开埠,英国沿着汉口镇镇区的末端(今江汉路)向长江下游方向划定租界,成为汉口第一个租界。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的3年间,德国、俄国、法国和日本相继在紧邻英租界的下游开辟租界。随着大批外国洋行的开办,汉口的城市中心由已有400年历史的汉正街转移到江汉路,由汉水之滨移到长江之滨。英、俄、法、德、美、日、荷、比等20个国家的商人来此先后开设了250家洋行,经营大宗进出口业务,进出口贸易量一度超过传统商埠广州、天津。清末民初,汉口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城市,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在这一时期内,江汉路成为华界和五国租界的分界道路并充当商品集散地的角色,已经显露繁华之像。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竣工通车,租界区五国不断向外扩展租界,以求邻近京汉铁路。1907年,汉口城墙拆除,成为道路,并成为横贯五国租界的道路之一,这即是今天中山大道的雏形。至1911年,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的街巷骨架初步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

   辛亥革命之后,民族工商业迅速兴起,不到10年时间,街区内已遍布西方列强和官僚、民族资本开设的银行、公司和商店。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由广州北迁武汉,3月国民政府收回汉口英租界,并对中山大道和江汉路沿线进行了第一次整修。20世纪30年代以后至今,江汉路和中山大道一带成为武汉最繁华的商业街。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虽然经历百年风雨,但上世纪30年代以前建设的欧式建筑却依然保存完好,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建筑的博物馆。清朝晚期,这一街区基本为保存较完好的欧式或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有上海路天主堂(1876,省保)、汉口水塔(1906,国保)、中山大道549—559号(1910,优建),湖北共进会旧址(1910,省保)以及部分里分,是汉口早期建筑的代表作。1910—1920年建筑的银行大楼和里分建筑,代表作有日清洋行大楼(1913,市保)、大清银行旧址(1915,市保)、民众乐园(1919,优建)等。1920年—1930年的建筑大多为公共建筑和里分建筑,代表有交通银行旧址(1921,省保)、江汉关大楼(1922,国保)、武汉国民政府旧址(1926,国保)等。1930—1949年的建筑大多为部分银行、商场、部分民居以及保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如四明银行——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华人在武汉设计的第一幢钢筋混凝土建筑。中国实业银行旧址——武汉当时最高的建筑,是中国建筑师卢镛标的代表作。其中,江汉关建筑为中国第一栋英国钟楼式海关,江汉关也是与上海江海关、广州粤海关齐名的中国三大百年海关之一。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内曾发生过著名的历史事件。1927年,在江汉路南端江汉关门前发生过震惊全国的“一三惨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举行。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总商会成立等等。

   此外,街区内存有颇具特色的百年老字号,如亨达利钟表公司、精益眼镜店、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等。亨达利钟表公司原为亨达利洋行,1864年法国人霍普建于上海,后被德商礼和洋行收购。1914年转让给礼和洋行买办虞芗山、跑街孙梅堂,改名亨达利钟表总公司,先后在全国开设了25家分店,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钟表大王”。精益眼镜店于1912在汉口开设分店,是该公司最早在国内开设的连锁店之一,抗战胜利后在江汉路现址恢复开业。1922年,汉阳人田玉山在中山大道江汉路路口开设四季美汤包馆,是一家专门经营小吃的名店,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19世纪30年代末期,黄陂人蔡林伟在在汉口中山大道满春路上开设了第一家热干面店,而后在1955年迁到中山大道726—728号。蔡林记至今仍然是武汉市最有特色的热干面店铺。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是武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武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列为历史街区,并划定保护范围。1999年,武汉市政府对该街区展开保护和复兴工作,使之成为武汉商业金融街,商铺云集,更显繁华。2000年2月底,武汉市政府将1500米长的江汉路改建为步行街,将这条百年商业老街改造成一条集精品购物、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新型商业步行街。2011年6月,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武汉市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街区内现存文物保护单位20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41处、里分建筑64处。2012年底,地铁二号线江汉路站开通运营。

   经过30多年的保护和复兴,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成为武汉的城市名片和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

 

(二)青岛路片

   位于江岸区。青岛路片位于原汉口英租界,北临北京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胜利街,南临南京路,面积约9公顷,是近代汉口的金融中心,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据《武汉地名志》记载,青岛路形成于清末民初,过去叫做“华昌街”,位于原汉口英租界,正对长江边英租界四码头。

   1865年英国麦加利银行大楼在今青岛路、洞庭街口西北角建成,成为首家登陆汉口的外资银行。1905年平和打包厂(今青岛路10号)由英商平和洋行修建,是英商在汉口建立的第一座现代化加工打包仓库、武汉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房。1915年保安洋行大楼(今青岛路8号)由英国保安保险公司在汉修建,属古典主义风格,主要经营各项保险业务,1922年停办。1920年汇丰银行新的办公大楼建成,新古典主义的设计元素,怀旧复古的建筑内涵,典雅高贵的建筑形象,是汉口最为典型的一幢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最为富丽堂皇的一幢建筑,也是当年最大的一幢欧式建筑,在称为“东方芝加哥”的汉口,将流金岁月诠释得淋漓尽致。它的诞生,曾经给中国的近代建筑,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建筑带来较大影响。1921年景明大楼(今鄱阳街青岛路口)建成,是武汉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外资建筑设计机构——英资景明洋行为自己设计、沈祝三的汉协盛营造厂出资建造的6层大楼。建筑风格受到新建筑运动的影响,外观处理趋于简洁现代,简化了古典的装饰。1948年8月7日晚,在这里发生了轰动一时的美军性侵中国妇女的景明大楼事件。1921年的汉口花旗银行大楼,即如今的青岛路1号,门口四根雄奇伟岸的爱奥尼克柱列,凸现出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特征。入口门斗上“1921”的标识,更是见证历史的印记……

   民国初年,人口剧烈增长使得这里寸土寸金,许多富裕的华籍市民蜂拥而至,以能够入住租界为荣。于是,节省占地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城市联排建筑出现了,这被武汉人称为里分,上海人别称为里弄。被誉为“大汉口的顶级居民区”、“武汉里分的精华”的咸安坊,就是其典型代表。咸安坊建于1915年,由汉兴昌、袁端泰、阮顺兴、永茂隆等营造厂承建,与上海石库门居民区的结构模式相仿,前后有天井,卧室全铺木地板,临街大窗装有钢铁花栏杆,所以又有“钢窗蜡板”之称。由若干华商业主集资采用在英租界“挂旗经租”的方式进行经营。

   住在这里的男人西服长衫,女人烫发旗袍,穿着讲究,举止得体,出门黄包车,家中有娘姨(保姆)烧菜。誉为“优雅的富绅派场”。轮船巨头卢作孚、汉剧大师陈伯华、药业大王陈太乙等都曾居住于此。

   青岛路片为富有特色的百年英伦风情街区,其基本风貌得到有效保护,文物建筑得到妥善保护和积极利用。2007年,武汉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青岛路片保护规划》。截至目前,街区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2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优秀历史建筑8处。为了让百年老街重新焕发往日的光辉,2013年11月1日市政府启动青岛路片维修保护工程,力争将其打造成既保留历史风貌又充满活力的街区。

   如今,从沿江大道步入青岛路,迎面而来就是一左一右汇丰银行、花旗银行两栋气派的高楼。站在汉口江滩入口处,这两栋大楼极是显眼。

 

(三)八七会址片

   位于江岸区。八七会址片北至车站路和蔡锷路、南至兰陵路、西至中山大道、东至沿江大道,面积约36.7公顷。以革命史迹与优秀里分为其主要特色,包括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八七会址等革命史迹共18处。1896年建设的俄国总领事馆、1905年重建的美国驻汉总领事馆等领事机构建筑是该街区的另一特色。

   八七会址片位于原汉口英、俄、法租界区。清末时期,汉口作为九省通衢和商业名镇,人口云集,商贾兴盛,此时本片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长期处于未开发状态。1896年,俄国、法国在此片开辟租界,拉动了汉口近代商业的发展。到1924年俄租界收回、1945年接收法租界时,本区域的城市路网格局、街区肌理等基本形成并延续至今。

   八七片是武汉近代工业的起始地。1863年俄商李维诺夫建汉口顺丰洋行,并在武昌府羊楼洞开设机制砖茶厂,后迁至汉口今沿江大道黎黄陂路口,是武汉第一家近代制茶工厂,也是武汉第一座近代化工厂。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早在公元17世纪就形成了中俄“万里茶道”。1861年后,随着汉口的开埠和清廷对俄茶叶贸易“解禁”,汉口茶叶出口贸易达到鼎盛,租界内经营茶叶的洋行大量兴起。当时西方人喝的中国茶,有六成都是从汉口输出去的。俄商控制了茶叶贸易,重建以汉口为起点、横跨欧亚大陆的“万里茶道”。片区内仍保留有近代俄商开办的茶厂及公司旧址,规模宏大,如顺丰洋行、新泰洋行等。伴随茶叶贸易,俄商在租界内还建有公馆、大型公寓,如巴公房子、李维诺夫公馆等。其中,汉口顺丰茶栈建于19世纪60年代,是市优秀历史建筑;汉口俄商新泰大楼建于1921年,是省级文物单位。

   1909年辛亥革命前期,中国同盟会外围革命团体湖北共进会在汉口法租界设立共进会机关(后迁至汉口俄租界),在武昌设分机关多处。1911年10月10日,发动了辛亥武昌首义,设在湖南、江西等省的共进会,积极响应,拉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

   1927年,八七片区是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1927年“七一五”武汉国民政府汪精卫“分共”以后,中共中央领导人瞿秋白、周恩来、李维汉等以及中央秘书邓小平多次在此街区的德林公寓秘密召开重要会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同年8月7日,中共中央领导人在鄱阳街139号举行了紧急会议,亦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截至目前,片区内有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八七会议会址、1927年中共中央领导人驻地等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

   目前,片区内存留了原租界时期的大部分传统里分建筑,居住功能延续,空间格局完好,代表性的传统里份有同兴里、泰兴里、黄陂一里、黄陂二里、兰陵村和义品里。这些都是武汉近代住宅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地域性与近代性。

 

(四)一元路片

   位于江岸区。一元路片北临三阳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中山大道,南至车站路,面积15公顷,系原汉口法、德租界,以公共建筑和优秀里分为其主要特色,包括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汉口德国领事馆旧址、平汉铁路局、德明饭店、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汉口美最时洋行大楼等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前两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元路片区又是汉口五国租界区中保存较完整的一片,是武汉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一元路片的最南端车站路,从1896年汉口法租界设立以后,就一直是贯穿法租界的主要干道,沿街设有天主教汉口圣母无原罪堂等。车站路与中山大道交汇处的长生堂理发店建于1911年,是中国最早的近代理发店,为全国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在租界存在时期,该路分为三段,各有不同的名称:原汉口火车站至友益街一段名为玛领事街(AVENUE DE MARCILLY),今中山大道至洞庭街一段名为大法总理克勒满沙街(RUE CLEMENCEAU),今洞庭街至沿江大道一段名为威尔逊路(RUE OU PRESIDENT WILSON)。属于中国国土的道路,却由外国人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开始使用,这里人来人往,一派繁盛景象。中国政府接收汉口法租界后,将威尔逊路、大法总理克勒满沙街和玛领事街合并,因其正对京汉铁路南终点站大智门火车站,命名为车站路。1991年汉口火车站外迁,新建的汉口火车站仍保留了老汉口站的法国四堡建筑风格。由于车站路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这里仍成为众多商家淘金之地。

   蔡锷路,东南起自沿江大道,穿洞庭街、胜利街止于西北的中山大道。全路长340米,宽15米。蔡锷路的前身为福熙大将军街,亦称福熙大街。以法国将领“福熙”的名字命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法租界,以名将蔡锷将军的名字命名为蔡锷路。在这长不足500米的路上,分布着原荷兰领事馆、比利时领事馆以及当年汉口五国租界中最奢华的德明饭店。武汉最早的现代化电影院中央大戏院(今解放电影院)1918年也建于此。如今,在蔡锷路上依然还留有许多法租界的痕迹,道路两侧有不少2—3层的西式楼房。这些由法商和华人绅商建造的西式楼房,虽然在岁月的打磨下已经有些破旧,但依然可以窥探出其昔日的华丽和辉煌。

   里分是武汉历史民居建筑,是西方低层联排式住宅和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的结合体,建筑时间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到1937年日寇侵华战争之前结束,是武汉城市文化魅力重要的组成部分。里分住宅集中分布在汉口的江汉区、江岸区以及武昌沿江地段,以一元路片为代表。其中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成的三德里等武汉第一批里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一元路几乎也是原法租界与德租界的分界线。1944年下半年日军俘获3名美机飞行员,游街示众并活活烧死,导致盟军报复,300多批次轰炸日军占领的汉口,德、日租界大部分建筑已毁。目前一元片中的原德租界尚保留一批历史建筑,其中建于1895年的德国总领事馆至今保存完好。德商美最时洋行大楼在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期间是著名的“鲍公馆”。苏联人鲍罗廷1923—1927年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国民政府高等顾问。由于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声望较高,国共两党要员经常是其座上宾。路口左侧大楼曾是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曾和在汉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了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斗争。位于原汉口德租界的坤厚里,有着德租界的严谨,也是汉口里分文化的精华。

   2002年武汉市规划研究院受市政府委托完成了《汉口一元片区保护规划》,2003年市政府审批通过。规划采取分级保护的模式,规划了保护控制区、保护协调区、保护更新区,并进行了相应的控制。

 

(五)昙华林片

   位于武昌区东北部、花园山北麓。昙华林路西起得胜桥北段,东至中山路,呈东西走向,全长1.22公里,宽3米~5米。1946年,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沿袭至今,主要指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包括昙华林、戈甲营、太平试馆、马道门、三义村以及花园山和螃蟹岬的两山在内的狭长地带。作为历史街区,它不仅拥有明清朝的城墙残垣的环境,也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宗教文化区和教育中心。

   明清时期,武昌贡院位于此,是湖广行省(含湖北、湖南,初期并含广西)考举人之地,也是各县秀才下榻和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成为外国人涉足较早的地方,聚集了50多处百年以上的近代历史建筑。老教堂、老医院、老学校、老民居、老城墙……这里隐没着西方传教士在汉设立的学校、医院、教堂、住宅。如1868年建设的仁济医院,是英国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1870年由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修建的圣诞堂,是湖北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1871年由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是西方传教士在汉设立的最早学校,至今学校依然保存着大量历史建筑,同时也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建于1890年的瑞典教区,为一组四栋北欧风情的建筑物,是瑞典神职人员、瑞典驻武昌领事馆(当时武昌惟一的外国领事馆)人员住宅区。同时期建造的意大利、英国天主教区,位于昙华林街中部以南的花园山山顶上,是所有昙华林历史遗迹中面积最大、同时存留建筑物最多的文物区,目前共有四座宗教建筑物。1920年前后建造的文华公书林辅楼书库,为平面方形,三层,砖木结构,坐南朝北,越街正对夏斗寅公馆。建筑原为文华大学公书林(公共图书馆)书库,是湖北武汉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这些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涵盖了武汉近代众多历史事件: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辛亥武昌首义的火种在这里孕育,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在此掀起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潮……林则徐、张之洞、孙中山、刘静庵、陈独秀、董必武、陈潭秋、郭沫若、贺龙等一大批历史人物都在昙华林留下了历史的痕迹。刘公、石瑛、徐源泉、夏斗寅等的公馆保存至今,它们以实物的历史标本形式,显示着武汉城市厚重的历史文脉。

   昙华林历史街区作为历史的载体,不仅留下了一片古老的街区,也保留下了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文化习俗,如汉绣手工艺,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00米长的昙华林街面上,有6家绣坊,它们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是老街活的灵魂。

   武汉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昙华林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整治工作,目前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共计29处,其中,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优秀历史建筑22处,此外还有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建筑19处。2005年,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文化(文物)局等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武昌昙华林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控制规划》,对街巷、院落和建筑提出了整体保护要求。2010年,为迎接辛亥百年庆典,市、区政府投资对昙华林一期进行了全面整治,使其成为最受市民欢迎的休闲去处之一。

二、历史地段

   历史地段,是建设部颁布的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年)确定的法定概念,是指历史遗存较为丰富、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密集、文物古迹较多、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完整和真实地反映历史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地区。规划划定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保护,重点保护区内建设活动以修缮、维修、改善为主。

   我市经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公布的有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青山“红房子”片、珞珈山片5处历史地段。

 

(一)首义片

   首义片位于武昌千年古城的核心区,北至蛇山,东至首义路,西临复兴路,南至起义门,面积约174公顷。整个街区历史悠久,以蛇山自然生态轴线和红楼首义人文景观轴线为骨架,是生态观光旅游区和首义文化体验胜地。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蛇山长约1790米,海拔85米,宽约25米~30米,是武昌城的历史起点和江城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元223年,东吴的孙权在蛇山西头筑城(尚存遗址),成为武昌古城的缘起。千百年来,整个山脉的名胜古迹,有文字可考的不下百余处,历代名人崔颢、孟浩然、李白、王维、陆游等先后登临黄鹤楼游赏,吟诗作赋,被誉为千古绝唱。此后,历代人士在山上陆续修建了众多园林建筑。至清代,该山除有寺庙、宫殿和塔外,驰名的亭、台、楼、阁、池、泉、名胜古迹及形成的景点有黄鹤楼、白云阁、楚观楼、斗姥楼(即南楼,又名钟鼓楼)、北榭、大士阁、留云亭、望江亭(旧名十盘亭)、仙枣亭、压云亭、一览亭、搁笔亭(初名太白亭)、石镜亭(即石照亭)、万寿亭、静春台、涌月台、方朔读书台、摩崖方丈、白塔、费祎洞、小罗浮及古碑长廊等。清末至民国初,在司门口与武昌路两地各凿通一个山洞,俗称新、旧鼓楼洞,从此方便了蛇山南北的交通。晚清时期,为纪念湖广总督张之洞,由湖北各界集资在蛇山相继修建了抱冰堂、奥略楼、张公祠、抱膝亭等,并有为纪念八仙过海之一的吕纯阳在黄鹤楼遗址建造的纯阳搂(又名警钟楼)。1904年张之洞创办湖北图书馆是国内最早建立的省级图书馆。1936年9月蛇山山麓建成湖北省图书馆新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栋宫殿式建筑馆舍,冬暖夏凉,藏书十分丰富,人称“楚天智海”。

   蛇山之南的首义文化景观轴,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历史遗存最为集中的区域,记录着这座城市历史最为辉煌的一页,是武汉的城市灵魂。清末时期,这里是湖广总督府所在地和清军马队操练之处。1889年7月,晚清洋务派领袖张之洞由两广总督任上调任湖广总督,驻节武昌督湖广17年间,力主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财赋称饶,成为清朝晚期洋务新政的中心地区。张之洞办教育、开工厂、兴商业、练新军等新政业绩,多发生在省城武昌,推动了武汉向近现代城市的崛起,使其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经济、人才和军力基础。1911年,由张之洞治鄂时所培养出来的新军人、新士子在位于紫阳湖畔的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现省总工会所在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首义由此得名。湖北新军工程营起义后,迅速控制中和门(今起义门)和楚望台军械库(今梅家山),南湖马炮营得以从此门入城,在城头架炮轰击湖广总督府(今紫阳湖畔以西),掀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二天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清朝湖北咨议局大楼(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创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它使武汉从一个九省通衢的近代工商业城市,一夜之间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革命中心和政治中心。随着十八省的响应,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走向共和制度。

   首义片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很多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历史遗迹多达32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7处、区级文保单位1处、不可移动文物13处和市级优秀历史建筑1处。比较重要的古建筑有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起义门、黄鹤楼前胜像宝塔、楚望台军械库、蛇山明城墙遗址、古郢州城垣等。其中,前三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市政府十分重视首义历史地段的保护工作。1950年代,在阅马场围绕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成一座占地4.8公顷的纪念性广场。1981年,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重建黄鹤楼。2007年黄鹤楼旅游区被评为5A级景区。2008年,为迎接辛亥百年庆典活动,市规划局负责组织完成了首义南轴线城市设计和辛亥革命博物馆设计全球招标工作。至2011年,武汉市投入巨资对首义历史地段进行保护改造,完成了蛇山显山透绿工程、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辛亥革命博物馆工程、起义门修缮工程等多项重点工程,使之成为一张有着广泛声誉的城市名片。2012年,首义文化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现已形成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首义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紫阳湖公园、起义门、首义碑林等景点合并的综合性主题文化旅游区。

 

(二)农讲所片

   农讲所片位于武昌古城内的西北角,北至西城壕,东部界线临近解放路,西至武汉潭秋中学,南临中华路,面积约4公顷。片区内历史空间形态保存较完整,延续武昌城区的龟裂纹状街道的道路体系。片区内现存中共五大会址、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下简称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等三大历史建筑群,是武昌旧城历史风貌的重要区域和近代革命事件发生地。

   农讲所原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举办的北路小学堂,后相继改为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湖北省高等商业学校。学校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6350平方米,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1926年底从广州迁到武汉,毛泽东积极倡导并在此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复原旧址建设纪念馆。同年12月,周恩来题“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馆标。1963年纪念馆正式开放,武汉市革命博物馆现设在此内。1982年农讲所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家文物局、中宣部分别授予武汉农讲所纪念馆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04年,中宣部等七部委联合将武汉农讲所确定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武汉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才为培养目标,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许多著名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或讲过课。

   距农讲所200米远的都府堤41号,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故居占地面积909平方米。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和陈潭秋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毛泽东故居对面的都府堤20号,始建于1918年,其前身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小。纪念馆占地面积7700平方米,内有七幢融合西式风格的学宫式建筑,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设规模系中共第一至七次届党代会纪念馆之最。在中共五大会议上成立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即中央纪委前身,会址纪念馆专辟有一馆陈列中共反腐斗争的历史。

   2007年,武汉市政府完成了片区整治和更新改造,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形成“红色景区”。三十多年来,该片区已接待国内外观众2000多万人次。

 

(三)洪山片

   洪山片位于武昌古城与东湖之间,武汉大学西南部,南至武珞路,北临八一路,东西走向,最高程海拔115.3米,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面积约51公顷,是以宗教文化和革命遗迹为其主要特色的历史地段。洪山,原名东山,为武昌东城外第一山。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东山改名为洪山,为区分随州大洪山,通称为小洪山。

   洪山片历史上一直是佛教文化的胜地。南朝刘宋时(420—479年)已建寺院“东山寺”。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年),鄂国公尉迟敬德在此扩建寺宇,监制铁佛,改东山寺名“弥陀寺”。南宋端平年间,诏随州大洪山寺迁此,赐寺名为“崇宁万寿禅寺”。至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更名为“宝通禅寺”,一直沿袭至今。宝通禅寺在建筑上显示出皇家气派,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是武汉市现存最古老的名刹。寺内现有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至光绪五年(1865—1879年)所建,古迹有宋朝古钟、明朝石狮、宋朝寿云石刻摩崖、古石刻须弥座、清朝藏经等佛教文物珍品。

   洪山片同时也是众多革命先烈英灵栖息之地。山麓的施洋烈士陵园、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庚子烈士墓、耿丹墓、田桐墓,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难得场所。洪山片内的每一处陵园和墓地,都有一段难忘的往事,他们无言透露着昔日革命先驱的英勇事迹: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汉口准备起事反对慈禧专政,以求改良中国政治而遭清政府杀害的自立军首领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7人埋骨处;1923年2月7日晚,北洋军阀以“煽动工潮”的罪名逮捕京汉铁路总工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同月15日将其枪杀于洪山脚下;1926年9月北伐军攻打武昌城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叶挺独立团的191位将士也葬于洪山……

   解放后,市政府确定洪山为东湖风景区的一部分,与珞珈山同属珞洪区。1983年,宝通禅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列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1992年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联合发文,将施洋烈士陵园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之一的武汉—红安线的景点。

   目前,洪山片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南宋无影塔,省级文保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1处。近年来,市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洪山片列入历史地段进行整体保护。2011年,市国土规划局会同市文化局、园林局组织编制《洪山片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使该片历史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

 

(四)青山“红房子”片

   青山“红房子”片主要包括青山区红钢城和红卫路两处,面积约37公顷。顺着建设八路向南走去,一片红砖红瓦结构、三层尖顶、带点俄罗斯风情的红房子引入眼帘。清一色的红色小楼,四合院式的格局,站在高处,犹如一个大大的喜字——这就是武钢最早的家属区,著名的“红房子”。作为时代的建筑群,它们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签之一。

   1954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批准建立武汉钢铁公司,定址青山。1955年10月,来自全国十多个省的5万多名工人和7万多名家属集结在汉。伴随新中国第一个钢都的建设,武钢生活区相应规划出炉。武钢作为苏联专家援华的项目之一,在布局设计以及管理流程上都带有明显的苏式风格。武钢生活区的规划,基本上整体复制了苏联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的模式。1956年八、九、十街坊建成,这片红房子成为当时武钢最好的居住小区。

   随着发展,红房子达到16个街坊之多,总面积50万平方米。红墙、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每12栋红房子排列成矩形,中央是绿化带。这一团团红色的建筑,守护着武钢人。

   时光流逝50年,翠绿的白杨树,红得娇艳的石墙,安安静静的街道仍然一如当年。风,穿梭在一栋栋红房子之间。住在这里的人老去、离开,红房仍旧遮不住往日风姿,因为她见证了武汉的发展及辉煌。

   红房子作为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承载了武钢的发展,也成就了武汉的辉煌。为了保留武汉地区“一五”时期的工业遗产,2007年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青山“红房子”片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提出了整治环境、增加配套和控制开发等一系列保护措施。2010年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公布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将青山“红房子”片为武汉5个历史地段之一。

 

(五)珞珈山片

   珞珈山片为武汉大学内珞珈山及武大樱园组成的区域,面积约65公顷,包括武汉大学老图书馆、老体育馆、老斋舍、周恩来故居、蒋介石故居、郭沫若故居等众多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遗迹。2010年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公布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将珞珈山片列为武汉5个历史地段之一。

   作为珞珈山片所在的武汉大学,是中国近代规模较大、规划设计最具特点的大学校园之一,其建筑设计对继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作了有意义的探索。武汉大学起始于1893年,最早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兴学强国”、奏请清政府所建的自强学堂,后其中一部分改名为方言学堂。1913年,北洋政府在原方言学堂的基础上建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1928年创立国立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选址于珞珈山下、东湖之滨,在环境空间的组织上,校址建设运用了“依山就势”这一传统造园手法,利用一块三面环山(狮子山、火石山和小龟山所围合成片)、西向开口的低洼地(东西长500米,南山宽240米)作为校区下沉式中心花园和运动场,从而凭借三面的山势布置主体建筑和建筑群。学生斋舍利用狮子山南向坡,依山就势布置,建筑平面采用不同的层次,依山组合,巧妙地顺应了地形的变化,借助于山势造就了气势磅礴的立面效果。工学院建筑群下临中心运动场,显示出宏伟的体量,上以珞珈山山麓为背景,构成生动的画面。通过中心运动场轴线,理学院建筑群与工学院遥相呼应。设计师运用了“宏观园林化”的手法:校园外引入天然园林环境东湖,以充实景致校园;内利用山形地貌和建筑群体组成一超大型的三合院布局。武汉大学校园充分考虑建筑与园林绿化相结合,处处可以感受到建筑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浑然天成。

   珞珈山片现状功能主要为高等教育及其辅助功能,保留有完整的武大早期建筑和名人旧居,如周恩来故居、蒋介石故居等。该街区围绕珞珈山体,空间大疏大密,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空间可生长性强。珞珈山片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建成,至今保存完好且仍在使用。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包括了15处26栋建筑,建筑面积54054平方米。这些历史建筑及遗迹有其独特而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20世纪初叶,当钢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玻璃中庭、三绞拱等新材料、新技术还在西方建筑界处于探索阶段时,这些新材料、新技术就已成功地应用在了武汉大学的建筑上。校园建筑一方面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另一方面对于西方新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使其比传统建筑更加坚固和新颖,并且深刻影响到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中国建筑发展中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根据紫线专项规划,珞珈山片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沿珞珈山山麓形成闭合的保护范围线,区片面积65公顷;建设控制地带范围为东、北部临东湖南路,南至八一路,西至珞狮北路,区片面积291公顷。

   为加强珞珈山片历史地段保护,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一是尊重武汉大学校园现有的特色布局,保护区内不再新建其他建筑,控制保护范围外的开发建设,维持一个相对幽静的环境;重视对历史建筑和革命史迹的维护和管理。二是重点保护历史建筑的传统建筑样式和色彩特色,周边建筑物建设风格与之协调。三是加强对珞珈山和武大樱园的整体景观控制,对现有的自然山体进行严格保护,并保证珞珈山、武大老图书馆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之间的视线通透。

三、传统特色街区

   传统特色街区是指含有一定的历史文化遗存,保存着重要的历史和人文信息,其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能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

   传统特色街区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城市传统风貌与格局肌理、延续城市记忆与历史文脉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特色街区的保护要求较历史文化街区更加灵活,保护方法更加多样化,在风格、形式和精神内涵上,在尊重历史、重现历史的风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通过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通过建筑保护和修缮、功能置换、风貌重造等,达到历史与现代的共生和融合。

   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有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显正街片6处传统特色街区。

 

(一)大智路片

   大智路片位于江岸区。北至车站路,南至保成路,西至京汉大道,东至中山大道和江汉二路,面积约54公顷。根据已公布的各级文保单位及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结合建筑评价结果,大智路片内共有4处文物保护单位、15处保护建筑、24处历史建筑,共计43处,其中包括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分别是大智门火车站候车厅、中华全国总工会暨湖北省总工会旧址、汉口中共中央宣传部旧址。

   根据历史建筑的历史文化特征及现状遗存,大智路片共形成四片特色风貌:以交通文化、里分文化为主导的大智门火车站片,包含大智门火车站、辅堂里、新成里等;以里分文化为主导的总工会片,包含全国总工会旧址、刘少奇故居、平安里、新华里、华新里等;以市井文化为主导的吉庆街片;以里分文化为主导的吴家花园片,包括万尧芳故居、吴家花园等大量的历史建筑。

   位于大智路片区最北端的大智门火车站建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是我国罕见的清末火车站,它的中部四角修筑有塔堡,堡顶铁铸,呈流线方锥形。在主楼屋顶上有一只振翅欲飞的雕塑雄鹰,雄鹰下刻着“京汉火车站”五个大字,当年是亚洲最现代化和最壮观的火车站,成为这条铁路上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由法国人按照西方铁路车站的样式设计,在外观和造型上,体现了西式新古典主义的风格,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为“法国四堡式建筑”。

   1889年,在湖广总督张之洞主导下,在武昌与比利时银行工厂合股公司签订修建京汉铁路的意向书《芦汉铁路借款草合同》,几经周折和磨难,全长1214.96公里的中国铁路大干线,终于在1906年4月1日建成通车。南端终点站京汉火车站(又称大智门火车站)1903年建成。京汉火车站是武汉作为上世纪中国最主要工业城市的窗口和交通枢纽的象征,也是全国早期设施较好的火车站建筑之一。百年来一直是京汉铁路上最有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1949年8月改称汉口车站,1991年京广改线外迁后停止使用。新汉口火车站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仍借鉴了法国四堡式建筑风格。

   国民革命军攻占武汉后,为适应新的革命形势,1927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由广州北迁汉口友益街16号,右楼原系军阀吴佩孚部将程汉卿私宅,左楼原为中国四大药店之一的“叶开泰药店”的家族公寓。1927年3月,中华全国总工会设机关于右楼,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庆街位于大智路和江汉路之间,武汉民间素有这样说法:“过早户部巷,消夜吉庆街。”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吉庆街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各类美味佳肴应有尽有,汉味民间表演各具韵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这里交汇,中外来宾和八方游客在这里欢聚。这里已成为领略武汉都市风情的窗口。

   近年来,武汉市编制了大智路片历史风貌街区保护规划,通过历史传承、特色彰显、机能再生,将大智路片建设成为体现武汉里分特色、展示武汉交通文脉的历史风貌街区。

 

(二)六合路片

   六合路片位于江岸区。在京汉大道东侧,北至刘家祺路,南至四维路,由德租界的一部分和日租界的大部分组成,面积约76公顷,属近代租界文化街区。片区西临轨道1号线,交通条件良好;东侧临汉口江滩及长江,环境景观优美;北部为武汉天地,是汉口繁华的商业地段;南侧临一元路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富有区域活力,具有优越的交通条件。

   1861年之前,汉口的城市中心基本上位于汉口的老城区(原“华界”老城区内)。当时,汉口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为汉正街和黄陂街,六合路片处于汉口边缘地带,因此处于长期未开发状态。1895年,德国以参与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有功,强使清政府同意其在汉口建立租界。中德立约规定:自汉口通济门沿江官地界外起至李家冡为租界。1898年,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汉口日本专管租界租约》,从通济门外德租界北首起,沿江下行100丈,至燮昌小路(今郝梦龄路),东起江边,西至平和街(今中山大道),约200亩的土地。1907年扩展到622亩。租界建立后,出现了很多商号和洋行。这些洋行大都以租界为据点,将大量洋货输往内地,又把各地农副产品运到汉口,转运出国。日租界区的主要进出口商品有牛皮、猪鬃、蛋品、生漆、棉麻类、食糖、石油、烟草等,主要进出口洋行有东洋棉花公司、日信洋行、三井洋行、三菱洋行、日清洋行等,主要工厂有蛋品加工、棉花打包、食用油加工、冶炼等,主要银行有横滨正金银行等,主要轮船公司有日清轮船股份公司等。同期还建立了一些学校,有汉口圣嘉纳女子中学、明治女校、明治小学和汉口市第一中学等。医院有汉口日本同仁会医院等。邮政方面有日本邮政局等。电力方面有日商大正电气株式会社等。文娱方面有金谷茶园、伊势屋书店等。报刊有日文的《汉皋日日新闻》、《汉口日报》,中文的《汉口民报》、《汉口日日新闻》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德国放弃汉口租界。

   六合路片历史风貌区内的文物建筑,主要是保留下来的德、日租界时期的历史建筑。建筑遗存主要沿胜利街两侧分布,其中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著名的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长春街57号)、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胜利街332—352号)。因抗日战争时期日军轰炸和沦陷后美军轰炸原德、日租界所在地域,至今只保留少部分当时建筑物。德国驻汉领事馆建于1895年,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本驻汉领事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的历史建筑还有原德租界工部局、安利英洋行;原日租界有日本邮局、士官宿舍、三菱大楼、同仁会医院与公馆等等。原日租界东北地段被大面积炸毁,沦为汉口贫民区。2005年后改为武汉新天地,其中保留了9栋历史建筑,包括夏斗寅公馆、李石樵公馆等,现为汉口娱乐美食休闲区。

   该片区是近代殖民城市租界的典型代表,有区别与武汉传统城区的空间形式,在近代历史时期有其独特的价值特色。风貌区是完全按照殖民者意图建成的,见证了汉口地区乃至武汉市的城市结构与社会文化的变迁。2012年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为指导,通过对六合路片历史风貌区的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的实地调查,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年)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制定了《六合路片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则》。细则立足于加强六合路片历史风貌区的空间格局与传统风貌的保护,延续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持街区的社会经济活力,使街区在保护中得以可持续发展。

 

(三)汉正街片

   汉正街片位于硚口区。东至友谊南路,西至利济南路,面积约8.8公顷。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催生了汉正街浓郁的商业文化底蕴,它不仅是汉正街的繁华的见证,也是汉口历史变迁和老武汉人生活的见证。

   汉正街历史久远,乃古汉口之正街。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6年)汉水改道后,大片网漫状河道干涸,长江与汉水交汇处逐渐形成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汉正街现为武汉市硚口区的一条主要街道,与南侧的汉口沿河大道平行,西到硚口路(玉带门),东至集家嘴与民族路相交,长3.2公里,宽约5米~7米。

   作为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这里是商贾云集、万舸争流之地。正如清代汉阳人徐远志的《汉口竹枝词》所云:“石镇街道土镇坡,八码头临一带河。瓦屋竹楼千万户,本乡人少异乡多。”

   17世纪初,汉正街不过几百米长,商业的复兴与繁荣推动了市场与街道的拓展。其时,汉正街杨家河至五彩巷之间有河街,大通巷以下有后街,升基巷以下有夹街,夹街以下至集家嘴之间又有小夹街。众多小街小巷以汉正街为主脉,纵横连接,组成了新兴的汉口沿河商业区。据清道光年间统计,这片形如卧帚的商业闹市,称之为街的有32条,巷有64条。汉水码头水运的繁荣带动了武昌、汉阳港埠随之兴旺,汉正街的商贸市场由码头发展到河街,又由河街发展到正街,市场发展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汉口早期的城市格局,并奠定了“九省通衢”的商业贸易地位。

   乾隆四年(1739年),汉正街上自硚口、下至接驾嘴(集家嘴)铺设了条石路面。在汉正街的泉隆巷,至今还保留着青石板路面的古朴风貌。虽然现在路面大多已换成了水泥路和混凝土路面,但这些古风古韵的青石板作为汉正街的历史见证仍深深刻在老武汉人的记忆中。

   汉正街历来就是“导财运货,贸迁有无”的水陆商埠,这里不仅是商品的集散地,也是八方商贾贸易、居聚之地。它造就了古汉正街兼容中国南北传统建筑和欧洲建筑手法的独特建筑个性。山陕会馆,又称西关帝庙,其规模在汉口会馆中“雅冠众构”。它是商业团体的议事之地,外观为三进三出,西有北方民居风格的四合院,其内部装饰却是南方特色。

   淮盐巷雕花过街楼是吸取欧洲联排式房屋风格的典型建筑,它全长194米,一桥横跨街面,将街两边的楼连接起来,既不阻碍街面人来人往,又方便了商业团体经商议事。在楼的内部装饰和栏杆、房檐、窗棂各处,又积聚了民族特色的雕花技艺。古汉正街店铺临街而建,多为假两层楼式,白瓦灰墙,古朴别致。门面有全敞式、半敞式、内敞外窄式,交错穿插,风格各异。夹街背巷的铺面则多用木板木桩架起红漆横梁,梁上雕龙饰凤,极富民族特色。

   19世纪中叶,以汉正街为中心的汉口,已是陕晋豫鄂赣湘云贵川九省通衢,成为清朝最主要的手工业和商业城埠。

   1850年,英国人S·威尔斯·威廉姆斯的英国总部报告说“只有伦敦和江户(今东京)才能与汉口相比,中国再也没有另一个在同样的面积里居住着同样人口的地方了”。

   1861年,英国政府派遣的开辟汉口口岸的使团,向英国议会报告说:“这个城市不仅在外表上看来是个适宜居住的地方,而且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正如一般人所猜测的那样,是中华商团的大商业中心。”

   20世纪初,随着汉口开埠,五国租界设立与京汉铁路的开通,汉口商业中心逐渐下移至长江岸边。汉正街则演变成小商品市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曾一度停歇,整个市场处于封闭状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重新开放汉正街,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开全国小商品市场之先河。

   2001年底,汉正街博物馆正式开馆。虽然展物不多,可一件件刻满生活印记的器皿、图片和碑铭,讲述着500年间汉正街一点一滴的生活积累和历史沉淀,蕴涵着汉正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热切向往。博物馆墙上那幅1868年绘制的《汉正街地形图》就很好地展现了当年“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华景象。

   近年来,武汉市围绕汉正街的保护和发展,组织编制了《汉正街文化旅游商务区项目用地权属调查》、《汉正街存量土地规划专题研究》、《汉正街历史保护遗存规划专题研究》、《汉正街地区综合交通规划》等多项前期研究工作。市政府设立汉正街商务区开发办,为建设汉江两岸文化旅游带及汉正街商务区奠定了基础。

 

(四)汉钢片

   汉钢片位于汉阳区,在汉江南岸,琴台大道以南,京广铁路以北,月湖西南部,面积40公顷。这里是清朝末年两湖总督张之洞创建中国军工产业所在地,是汉阳火药厂、汉阳针钉厂、汉阳官砖厂等工厂的所在地,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近代产业文化的重要代表。

   21世纪初,随着武汉主城区功能结构的调整,主城核心区内的工业制造业功能需逐步外迁。为保持延续空间风貌和发展活力,对汉钢片的规划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更多人建议以工业遗产保护为核心,重新定位,在保护工业遗产及历史建筑的同时发展公共配套设施和文化产业。

   2009年3月《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汉阳造”创意产业区园集聚区项目立项的意见》,提出建设“一馆两园”,即武汉近代工业纪念馆,工业总部集聚园区和创意产业园区。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汉江两岸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规划打造十个特色景区串联汉江沿线,汉钢片属于“汉江十景”中的第七景,文化主题为保护工业遗产、彰显近代工业文化,打造新老共生、时空交汇的创意天堂。

   汉钢片区的主要业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多次主持专家认证,决定和万科集团合作建设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暂名),邀请国际建筑大师李博斯金设计,保存汉阳钢厂肌理,改造老工业厂房,汇聚艺术活力,建设创意产业区。

   汉阳钢铁厂属于《武汉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规划》确定的工业遗产,有16处保护建筑和构筑物,总面积约6.2万平方米。片区内保留了20世纪70年代工业生产建筑的风貌特征,建筑高度总体上较为低矮平缓,建筑色彩以红砖红屋顶为主,并保存有大量铁轨、水塔等构筑物。对建筑空间的保护利用采取了“保留具有工业文化的遗迹空间、重塑具有特色的工业厂房、积极利用工业遗迹构筑物”的策略。保留具有工业遗迹空间的整体形态,利用生态理念和生物技术,运用景观设计手法,结合对工业构筑物的修复和再利用,塑造具有工业文化内涵的公共空间;对于工业厂房,通过“外观修缮,形式调和,风格对比,空间转化”等手段,修整道路,完善配套设施,融入餐饮服务、休闲游憩、文化娱乐、生活创意等项目;利用废弃的钢材、铁轨、水塔、机器构件等元素,通过“加减重组,变形扭曲,颜色赋予”等手段进行修缮,增设反映汉阳铁厂历史沿革或当时劳动场景的主题雕塑,塑造标志性景观构筑物。

 

(五)龟山北片

   龟山北片位于汉阳区龟山北麓,汉南路以南,面积134公顷。

   龟北片范围内相关历史可追溯到1890年动工的汉阳铁厂。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自强、求富”,在武汉大力推行兴实业、练新军、办教育等新政,创办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21家企业,在汉阳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形成蔚为壮观的十里“制造工业长廊”。现代制造业的兴起,直接成就了张之洞的“湖北新政”。张之洞主持兴建的汉阳铁厂是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家集冶铁、炼钢、轧钢于一体的近代化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创办不仅揭开了湖北武汉近代工业的序幕,而且在我国洋务运动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8年,日军在“武汉会战”中大量使用化学、生物武器致使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国民政府决定将汉阳铁厂西迁至重庆大渡口,炉体及无法搬运的设备全部炸毁。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等250家武汉大中型企业西迁,为我国坚持抗战打下坚实的工业基础,也使西部数省有了近代工业。1994年,在纪念汉阳铁厂投产一百周年之际,欧洲卢森堡大公国在武汉展览馆举办“武汉—卢森堡卓有成效之百年合作纪念展”,引起巨大反响,汉阳铁厂再度进入国人视野。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实物及照片,其中三件镇馆之宝为:汉阳铁厂总工程师欧仁·吕贝尔资料集、铁厂界碑与张之洞手书牌匾。该街区体现了优秀的现代工业企业风貌,是建国后及“一五”时期的重要工业企业,是沿江工业地带“十里工业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片区地处两江交汇之处,南靠龟山,西临月湖,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人文景观丰富,是集中体现江城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壮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龟北地区历史上也曾是汉阳兵工厂的旧址,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自汉阳铁厂创建之后,湖北枪炮厂等大型工厂相继建于龟北地区。当年龟山北面濒临汉水的汉阳兵工厂的高大厂房并排而立,烟囱高耸,机器轰鸣,钢花四溅。在清末18座兵工厂中规模居首位,其生产的“汉阳造”79式步枪、陆路快炮等成为中国轻武器的代名词。

   建国初期在被炸毁的兵工厂遗址上建起了武汉国棉一厂,后来在龟北地区又陆续建起武汉特种汽车制造厂、鹦鹉磁带厂、武汉第二印染厂以及武钢机械修造厂等工厂企业,延续着“汉阳造”的传奇。

   目前,部分老工业厂房已改造再利用。824厂生产区目前已完成改造,形成“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内部引进文化艺术、创意设计、商务休闲等业态。汉阳特种汽车制造厂临龟北路部分建筑改造为摄影工作室。

   2011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汉江两岸文化旅游带概念规划》,规划打造十个特色景区串联汉江沿线,龟山北片包含其中“长江之心”、“洗马古道”和“高山琴韵”三景。

   未来龟山北片规划发展将以南岸嘴为重点,凸显两江交汇的独特地位,体现“群众性、亲水性、文化性”特色,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将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形成新区景观中心和旅游观光中心,成为展示滨水文化、广场文化和市民文化的窗口。

 

()显正街片

   显正街片位于汉阳区拦江路以西,龟山南麓,面积约32公顷。

   隋朝大业二年(606)汉津县更名为汉阳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显正街旧称县正街,古为汉阳府衙、县衙南侧的通衢,历史上以商业、居住功能为主,是汉阳古城内最早的街市之一。汉阳古城内的街道总体呈现的是一个大十字形,这个“十”的第一笔把汉阳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分,第二笔把汉阳城划分为南北两部分。而这个“十”字的第一笔就是显正街,这种模式大约在唐代建城时就基本定型了。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大水泛滥,汉阳城毁。从南宋开始,汉阳府官员就多次呈请修复汉阳城,未果。此后汉阳再无城池,但街道的格局与分布一直没有大的变化。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四克汉阳城,战火将城内毁为废墟。光绪六年,汉阳知府严舫、知县林瑞枝主持重建汉阳城。新城基本依据唐代古城的基础,其地理位置仍取“东南临大江,西北跨凤栖”之势。新城的城围共计2公里多。设有三门,城东有朝宗门,城南有南纪门,城西有凤山门,北面则凭借了凤凰山这一天然屏障。从凤山门到朝宗门的这条通衢,依然是十字的第一笔,依然是汉阳城的一条中轴线,依然还是汉阳城的正街,今天的显正街。

   唐代诗人王贞白在《晚泊汉阳渡》中写道:“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诗句勾勒出了当年汉阳城市井繁华的景象。汉阳城内商贾云集,街市商贸活跃。在显正街南侧有一棉花街(今为棉花小区),就是当年商贩们专营棉花、布匹的街道。直到近代,显正东门外仍为商贾要道。显正街西门外有西门正街(现西大街的一部分),也一直是汉阳商贸繁华地区。显正街南门外可达著名的鹦鹉洲,这里是长江中上游木材贸易商集中之地。

   1927年后拆除了汉阳城垣。1931年长江爆发罕见洪水,汉阳城内水淹4尺,大水使汉阳城垣的残垣断壁荡然无存。洪水过后,朝宗门外仍为商贾要道,沿江一带通联着朝宗门码头、钟码头、濂溪祠码头、刘家码头等近十个码头。与显正街垂直的东门正街(今拦江路)经铁门关、高公街到接驾嘴,隔河与汉口相望。显正街西门外的西门正街(今鹦鹉大道)一带,是汉阳商贸繁华的地区。

   显正街片现状以居住商业功能为主。街区内轴线两侧为现代多层建筑,内部保留大量传统民居,呈现鱼骨状的空间结构网络,空间层次清晰明确,结构有机统一,现代建成区肌理较疏散,传统街区肌理细腻。汉阳的民居建筑具有天井、天池、粉墙黛瓦、木承重结构等建筑元素,还有石库门、马头墙,辅以彩绘门楣,具有湖北民居的传统风格。另外,由于古鹦鹉洲多湖南竹木商人,带来了一些湘式建筑的影响。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的《汉阳旧城风貌区一期工程规划研究》中,对该片区采取了区域联动的规划发展思路,将沿显正街分布的各景点与西侧的归元寺—西大街片相连通,东侧延伸至长江,形成一条体现汉阳古城风貌的主轴线。主轴线总长度1.3公里,串联4个主要节点,分别为翠微主入口广场、汉阳树—天主教堂中心广场、显正街—共勉街传统古城展示区、朝宗门广场。其中翠微主入口广场以古典牌坊和开敞空间为标志,与拟规划的归元文化旅游区入口广场相对应;汉阳树和天主教堂中心广场是主轴线的高潮部分,依托保留的汉阳树和天主教堂,充分展现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显正街—共勉街传统古城展示区则为昔日汉阳古城的核心区域,是老汉阳历史风貌的重要体现地段,通过规划恢复文庙、县衙、正街等老汉阳特有的元素或意象,体现汉阳悠久的历史人文风貌;朝宗门广场以反映长江码头文化,再现近现代商业文化为主题,设立与入口广场相呼应的古典牌坊与拟规划的长江汉阳江滩共同形成主轴线尾声。同时结合现代生活的各种功能需要,创造出良好的城市交往空间,整合汇集汉阳工商业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作为汉阳旅游文化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该区域将成为武汉市最能集中体现湖北民居特色和最吸引人的旅游、文化、休闲之地。